“不。”肖景深抬起眼睛,看着站在他身前的女人,“别猜了……算我求你。”
“你的祈求能抵得过这次意外事故产生的各种额外开支么?”
桑杉淡淡地笑了一下,面对肖景深那张让人痛惜的脸,她眼神很平静,仿佛心也很平静。
“我可以理解你在表演上的冒进和失误,但是,如果这种问题是本可避免的,肖景深,作为一个合作者,我觉得你的祈求十分廉价和可耻。”
肖景深的呼吸有了短暂的停止。
“不是身体,那你就剩下才华,可是才华如何能够交换呢?只有才华的附属品可以用来交换,比如荣誉和成绩,之前那些年你饰演的角色换不来什么荣誉,那就只有成绩了——可能是你在大学里的时候取得的成绩,能让你念念不忘甚至与角色共鸣到这个地步的成绩一定不一般,也许关乎你的毕业和就业……肖景深,你还要我继续猜下去么?
或者,你自己亲口告诉我。”
作者有话要说:老肖:感觉进了渣滓洞
桑杉:打死你个鳖精!
这两章里面景老爷子和肖景深讨论的问题是关于表演流派的,体验派,建立在剧本绝对不可动摇的基础上要求演员去贴合人物,因为著名表演艺术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归类总结和深入研究,是目前理论基础和体系最完整的流派,堪比儒家在我国文化史上的地位,还有代表作《演员的自我修养》,表演派,要求演员自己知道在演,只要有了技巧,情绪都是可替代的。
体验派衍生出的“方法派”是目前好莱坞流行的流派,一些演员什么拍戏前要独处几个月,或者要如何自我代入走不出来,其实都是这一派的特点,说起来逼格挺高的,媒体宣传起来噱头也大。
表演派注重技巧,也注重演员与角色之间的距离,比如表现被抛弃的哭,演员可以想着自己亲人去世的样子,不用一定要梳理角色本身的情感脉络。
其实还有一个流派被称作梅兰芳派,当然这是咱国内自己搞的,但是这个派别研究起来非常有趣,既注重对角色的深入发掘和代入,也注重自己与角色之间的距离,这个派别虽然因为归类的方式穿凿附会被各种嘲笑,甚至没有什么靠谱的专著,但是把两种表演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想法是很务实的。
在《还你六十年》里面,池迟就是从一个体验派过渡到了这么一种状态,国内很多著名演员也都从某个单纯类别走到了这样的“集成模式”
至于说这种集成理论的继承和研究,冯远征老师的很多文章大家可以看一下,他去德国留学学的就是这一套。
表演没有派别,只有好的表演。
就像老爷子说的,
角色吃透了,本心立住了。
第180章沉默
桑杉是最狡猾又强硬的猎手,她能发现猎物身上最隐蔽的缺点,然后紧紧地咬住不放,即使猎物能够挣脱片刻,也会在她一往无前的追击中被虏获。
猎物肖景深放弃了挣扎。
他甚至平静了下来,那双褪去了痛苦的眼睛注视着桑杉。
&nb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